分享:

讀《開放式創新》:以開放式創新催生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2022-11-01 11:28 中國航空報 王紅霞

中國航空報訊:企業作為創新創造的主力軍,在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強大的科技創新力量之際,導入“開放式創新”的思維,對于企業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形成新的增長動力源泉,塑造發展新優勢,無疑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作為理論與實踐俱佳的創新管理大師,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亨利·切薩布魯夫教授的《開放式創新》一書,解構了開放式創新的最新理念和方法。全書共分四大章節,概括來說介紹了兩大部分內容:一是開放式創新的趨勢和概念,二是開放式創新在企業中的應用及案例。開放式創新說的是,在創新過程中引入超越企業邊界的知識,來創造新事物。

“開放性創新”的概念,最早由本書作者亨利·切薩布魯夫在2003年提出,他因為在全球最早提出此概念,而入選“全球最具影響力50大管理思想家。”作者認為,開放式創新的要點是全面開放,企業需要打開用戶、組織、產品和市場等戰略要素之間的界限,必須將其價值鏈從縱向擴展到橫向,從封閉的線性系統擴展為開放、復雜的生態系統,全方位地進行開放式創新。問世以來,相當多的大企業都在積極學習和應用“開放式創新”。

本書核心內容包括開放式用戶創新,即讓用戶參與到企業創新中來,獲得來自用戶的創新點子;開放式組織創新,通過打造無邊界組織,激發組織內部的創新積極性,獲得新的創新動力;開放式產品創新,通過和外部組織合作研發,補充企業內部的技術短板,或者強化企業的產品優勢;開放式市場創新,通過共享經濟等開放式商業模式,打破企業的資源約束,創造更大的市場價值等。

我們都知道,自主創新是科技強國、科技強企的必由之路。企業關鍵核心技術的創新,唯有把立足點放在自主創新上,自立自強。但同時也需要打破一個認知誤區:自主創新不是自己創新、封閉創新。自主創新同樣需要開放式創新。

企業創新一定要把門打開,把思路打開,不能關起門來搞研發。創新是協同、融合、平衡的故事。比如在傳統的企業創新思維里,認為創新是企業的事情,用戶只是被動地服務接受方或產品使用者。但在開放式用戶創新的思路里,主張企業開放創新流程,邀請用戶參與創新,不僅能節約創新的成本,也能提高創新的效益。

企業必須主動出擊、擴展視野、發現問題、系統思考,從開放、跨界、融合的視角出發,研究新方法、新模式、新市場,不斷地否定之否定,在此基礎上重新審視和優化生產流程、服務模式和業態形態,進而放大原有價值或衍生出新的價值。我們要把自力更生和開放合作結合起來,把自強不息和兼容并包結合起來,不僅吹響沖鋒號,更要吹響集結號,從而催生出獨特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優勢。

企業創新的根本理念,是為了解決顧客的問題,是為了給顧客創造價值。本書在開放式產品創新中提出,過去產品創新的流程往往從企業內部開始,由設計部門拿出方案,產品部門做出產品,再由銷售部門進行銷售?,F在,越來越多的企業把這個過程倒過來了。走出企業進行產品創新,產品的需求從用戶來。經驗表明,這種開放式產品創新,更能精準識別并聚焦用戶的需求,從而讓很多成熟企業的產品重新煥發了青春。

從封閉式創新到開放式創新的過渡意味著要進行某種跨越不同階段的組織變革。對于很多企業來說,開放式創新本身就是一項創新。它需要企業以開放的心態進行市場創新,更多用合作的心態和共享的模式,做大市場,共創共贏。

責任編輯:王慧